学术研究

武汉特色:博物馆建筑空间与城市规划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时间:2015-06-04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造型艺术。它是通过建筑实体与空间,包括周边的自然环境的统一组织和配置,既有其使用功能又能达到审美要求的综合艺术体。博物馆建筑是博物馆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功能的物质基础;博物馆建筑又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储存收藏宝库。

  博物馆建筑是公共建筑学中的一个门类,它有公共建筑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过去在博物馆建筑设计方面,建筑师对博物馆的建筑大多仅从建筑学方面来进行设计和建造,忽视了结合博物馆学方面的因素,即社会与功能化未有全部显现,未能设计出符合博物馆与其周边整体建筑群的环境要求,凸显不出个性风格特征的博物馆建筑。随着各行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也随之提高,日趋科学性、综合性方向发展。博物馆建筑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禀赋传统建筑和汲收当今世界先进建筑规划发展理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博物馆建筑群,以其独特的视角,产生激动人心的吸引力,使人民群众乐在这样的氛围中参观游览,举行各类活动。

  案例1. 武昌都府堤红色历史文化街区典范——以武汉革命博物馆为主体临街清代风格开放式建筑群

  武昌都府堤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武昌解放路北边的西侧,长560米,宽6至10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重要的旧城风貌区,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整条街区由南至北座落着武汉革命博物馆下辖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旧址、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其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旧址和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又与著名的武昌廉政文化公园接壤。整条街区青墙石路、绿树成荫,保持着古色古香的清末民初建筑风格,显得素雅宁静,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氛围相协调,是参观、休闲的好去处。

  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系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与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占地7700余平方米,内有5组7栋融东西风格的晚清学宫式建筑。

  武昌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与中共五大会址隔街相望,旧居面积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三进三天井,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民初江南风格民居。

  中共五大会址对面是武昌廉政文化公园,占地2万平方米,是在原武昌公园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条件植入红色历史文化元素,以大型青铜雕塑《永远的丰碑——中共五大选举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十位成员》为主体景观,辅以伟人名言景观石、清廉回廊等。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的建筑形成以中共五大会址为主体的周边式建筑布局形式、小游园式建筑组群,妆点着城市面貌,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城市生活气息。

  都府堤北部尽头与红巷交界,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坐落于此。武昌农讲所占地面积约为1285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4栋砖木结构行列式布局的晚清学宫式建筑。这些百年文物建筑依然保持了当年的风貌,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

  武昌都府堤历史文化街区经过“整旧如旧”的精心打造,利用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的丰富资源,植入绿色环保元素、仿清末民初建筑,融合居民生活街区,形成了以武汉革命博物馆为主体的清式风格,古色古香街坊小游园式建筑群,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景点与著名的红色经典景观区。

  在这里可以见到城市规划单位,从整体上把控武汉革命博物馆为主体的清式风格街坊,古色古香游园式建筑群的魅力,使革命文物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深化了建筑的内涵,建筑与博物馆文化得到和谐统一,文化建设与城区改造完美结合,提升了都府堤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武汉市的红色旅游品牌。

  案例2. 武昌首义文化园——以辛亥革命为主体的现代气息浓郁的欧式园林建筑群

  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历史遗存最为集中的区域。武汉市政府于2005年启动了武昌首义文化园的规划和建设。武昌首义文化园挖掘武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武昌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以首义文化园建设为核心,以博物馆建筑为主体,以首义广场为中心,辅以绿化、植被、道路、交通及各种文化设施建筑等,构筑成现代气息浓郁的欧式园林建筑群。

  武昌首义文化园位于武昌旧城内,背依蛇山,面朝紫阳湖;包括蛇山以南、湖北剧场以东、彭刘杨路以北和武昌路两侧的区域,核心区总面积107公顷。首义文化园以武昌起义为主题,总体布局为南北首义景观轴和东西文化景观轴,两条轴的交汇处为十八星旗大花坛。南北首义景观轴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孙中山铜像、十八星旗大花坛、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纪念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东西文化景观轴为首义纪念林、十八星旗大花坛、湖北剧院、彭刘杨烈士塑像。首义文化园是武汉市首个欧式街头园林,其整合首义文化资源,使武昌首义的文化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首义文化园里最显著的红色楼房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纪念馆占地18000多平方米,纪念馆整个建筑红墙红瓦,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是一处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庭院式建筑群。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门前矗立着孙中山铜像。铜像建于1931年,由当时上海著名雕塑家江小鹣设计。铜像通高约6米,其中孙中山像高约2.4米;像座占地约20平方米,由花岗岩砌成。铜像庄严肃穆,静静地注视着前方,仿佛在思索着革命的未来。

  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首义文化园南侧,占地面积约5公顷,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和现代手法。博物馆高台加大屋顶的构架,传承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征;三块几何拼出“破土而出”抽象造型,象征武汉“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周边设计利用广场、台阶、缓坡和绿化等元素将建筑融合于首义南轴线景观,既缓和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对辛亥武昌起义纪念馆以及首义文化园的压迫感,又确保了首义文化区南北轴线的拓展。辛亥革命博物馆V形外观寓意“胜利”的含义,其深沉的红色外墙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红色建筑相呼应,是现代化博物馆建筑的成功表现。

  1991年武昌区政府在当时的首义广场西南角竖立起彭刘杨三位烈士塑像,塑像原型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红砂石雕塑像高3.6米,宽约2.2米。

  塑像旁的湖北剧院于2002年建成,建筑面积11767平方米,高48米。建筑设计以“黄鹤、鼓琴、歇山”为主题,具有中国古代歇山屋顶的轮廓,建筑造型如黄鹤展翅腾飞,鼓形的建筑主体仿佛鼓琴合奏。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民族地域文化的内涵,构成形象鲜明的艺术宫殿,与周边的纪念馆、博物馆建筑呈现和谐的统一。

  以上成功的范例,将博物馆建筑群进行科学与人性化规划,使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建筑完美融合,较好地传承弘扬民族优秀遗产、优秀地域文化,打造了集服务、纪念、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公益场所,成为武汉市的“文化旅游区、特色景观区与城市地标区”,彰显了武汉市的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