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敦本堂:武汉首家民间救生善堂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时间:2015-04-15

 

晴川阁古建群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北望汉水,东临长江,雄据禹功矶之上。它与黄鹤楼隔江对峙,和禹稷行宫、铁门关相连,形成一个别具风格的古建筑群。主楼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建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15471549年)间,系明嘉靖年间汉阳知府范之箴依据唐朝诗人崔灏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意,为“志大禹之功德于不忘”而建。

1986年晴川阁重建以后,在其右侧复原立起两块大石碑。面迎长江的一块为“敦本堂题名碑”,另一块紧贴其后,为“敦本堂碑记”。二碑合称敦本堂碑。敦本堂碑立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距今已有162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日浸月蚀,碑文多已模糊不清。仔细辨认,可知“敦本堂碑记 总督湖广等处□□兼理粮饷周天爵撰文”,由“宛平县举人江开书”。晴川阁,是纪念大禹治水的地方。敦本堂是清道光年间由地方商绅捐资兴办的一个善堂,主要从事江河上救生及安置难民义举从治水救苍生到在水中援救生命,历史选取晴川阁为它们交会的地点,惊人相似地传承着这关于的人本精神。

清乾隆三年(1738年)朝廷下旨日:“湖广地方,三湘七泽,水势汪洋,凡有应设救生船之处,著该督抚确勘,照江南一例办理。”根据这一旨意,武昌、汉阳各在有关江段设立了救生船。据清同治《续辑汉阳县志》记载,汉阳当时已有救生船10艘。《江夏县志》云:“救生局在城西滨江,分守徐公设巨舟以救溺,委耆民司之,因置亭。”面对水流汹涌的长江和汉江,官办救生局的有限救生船不足以应付往来船只常遭覆没的护救。于是官方倡导民间救生局参入水上护救。敦本堂就是武汉第一家民间救生机构。其创始人胡晓岚字德明,号东海老人,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嘉庆、道光时期商绅,侨寓汉口,为人醇谨浑厚,有儒者风范。平生乐善好施,到老年更是如此。如修桥梁,赈贫乏,施衣物、食物和药草,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往来帆樯如织,每遇暴风,往往有沉溺之患,虽有官设救生船只,江面辽阔不能遍及。胡晓岚十分同情遇难的民众,于是开始筹备民间救生善堂一事,正巧汉阳沈知府亦来劝募地方组建救生善堂。胡晓岚闻之说:是可以成吾志矣。于是筹资命其子胡元组织有志之士, 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晴川阁创办敦本堂,并设救生局置红船救生,此红船即涂红色标记,挂三角黄旗,红船除了救助翻沉船只和溺水人员外还负责尸体与物资打涝等。

清代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写有一首词,很生动地描述了敦本堂红船奉宪救生时的情形:大江浪起白头鲜,划子随风一叶颠,数只黄旗桅上挂,往来游弋救生船。

敦本堂对勇敢赴险救生者均论功行赏,以鼓励褒扬行善义举。为使幸获救者不因淋漓冻馁而毙,善堂还及时施赈衣服和食物。对于不幸遇难者的尸体打捞后当即棺殓,安葬在由敦本堂安排于五里墩、七里庙、十里铺,梅子山及龟山等处的义冢中。善堂的救生及善后事宜,“历由绅首经理,官吏不得过问”。

自道光三年敦本堂在汉阳设救生船以后,直到同治八年(1869年),江夏(武昌)、夏口(汉口)的衡善、永安、敦实、益善等善堂均分别设置了数只救生船,在江、汉两水分段游弋,在水深湍急的险段日益监守,以及对遇险船只施救。这些善堂的水上救生活动,一直持续至三十年代中期,到1937年后才完全废止了,现保存于晴川阁内的敦本堂碑,对于人们了解晚清善堂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