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晴川阁开展重建开放30周年文集首发和座谈活动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时间:2017-01-03

                                       网址链接:http://news.cjn.cn/24hour/jrsm/201612/t2940646.htm

 

晴川阁重建开放三十载,倚其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感悟“江汉朝宗”。12月28日上午,《月映江流—晴川阁重建开放30周年文集》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晴川饭店举行。

据了解,晴川阁文化区域既是中华先贤大禹治水之地,亦是春秋知音、三国文化、唐宋元明清翰墨雅史辐辏之地,历代先民与文人学士濯足于此,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存。为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一代又一代文博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劳作,极大地激活了晴川阁埋藏的文化根柢。回眸晴川阁建造历史,所有文博工作者无不心存感念,未来者将延续这份责任,用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开启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文化景观独特的传承作用,奉献于社会。晴川阁又名晴川楼,是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功德而兴建,其名源自唐代诗人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阁冠盖四方,与黄鹤楼隔江相望,在6300 公里长江地貌上仅此一见。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巧夺天工的设计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墨士的赞咏,赢得了光鲜的历史地位,享誉“千古钜观”“楚国晴川第一楼”的美称。

晴川阁1986 年重建开放至今,已接待社会各界千万人次,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纵观30年的发展历程,武汉市晴川阁管理处(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与领导的支持下,专业人才队伍逐渐壮大,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先后编纂出版了《晴川阁》、《晴川阁诗文钞简注》、《墨舞晴川》、《诗韵》、《晴川阁诗文解析》、《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月映江流——晴川阁重建开放30 年文集》、《扶犁耕耘——文博研究与实践》等学术书籍;发表专业论文数百篇;在搞好研究的同时,加强文物征集工作,重点蒐集民俗、历史文物,名家书画等藏品,近年来,已向社会征集各类文物数百件套,丰富了庋藏内容。晴川阁经过30 年的规划发展,形成了以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为旗帜,建有禹碑亭、楚波亭、朝宗亭、荆楚雄风碑、山高水长碑、诗词碑廊、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附属建筑为特色的古建群,是集文物古建与园林风景于一体的名胜古迹。丰赡的人文历史与厚重的艺术景观价值,使主体建筑之一的“禹稷行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晴川迎国庆中秋诗会”“大禹文化周”“粽情端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特色文化活动,其中“晴川迎国庆中秋诗会”多次被CCTV 和省市电视台专题播出,此活动已成为武汉市的文化品牌。晴川阁先后获得武汉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文物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社会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湖北省卫生示范旅游景区、湖北省首批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殊荣,其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吸引愈来愈多中外嘉宾的眼球,这里已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与殿堂。目前,晴川阁着力打造“两江四岸江汉朝宗AAAAA 旅游景区”核心带,向建设一流博物馆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