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千古雄关今犹在——铁门关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时间:2015-11-24

铁门关位于汉阳龟山东麓,滨江大道与龟北路交汇处,始建于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据《汉阳县志》记载:“铁门关在(汉阳)县东北三里,禹王庙侧大别山头。(三国)吴设关于此。”它见证了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沧桑。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龟山(古称大别山、鲁山)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溯春秋战国时期,近至辛亥革命爆发,其间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争夺最为激烈。赤壁大战结束后,孙吴政权将却月城、鲁山城并为石阳城,为了扼守龟山这一战略要地,在龟山东麓依山傍水筑建关隘,孙权曾先后派遣陆逊、诸葛瑾等重要将领驻兵于此,面北可御实力强大的曹魏,向西可防虎视眈眈的蜀汉。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铁门关坚固雄峻,易守难攻,万夫莫开,魏国大将司马懿曾感叹到“东关夏口,敌之心喉”,这里的“东关”便是指的铁门关。在冷兵器时代,铁门关曾经历过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仍巍然屹立,其险固之名日益剧增,有效地发挥了重要的军事功能。

明代末年,清兵南下,明王朝摇摇欲坠,封建统治者们迷信风水,轻信凿断龙脉便可保住江山。因明从“火”、清从“水”,水能克火,而龙便是水中精灵,要保住江山,使大明朝不灭,必须凿断龙脉。于是便在武昌蛇山南楼处开山凿洞,在汉阳龟山铁门关处毁关挖山,称之为“龟断颈,蛇断腰”,一代名关就这样毁于一旦,仅剩土基墙座。

通“关”口岸,商贾云集。明代中叶,因汉水改道,入江口移至现今位置,沿汉水而下的陕、鄂商人慢慢聚集到如今的南岸嘴一带,洗马长街沿长江边的港埠越来越多,商贸运输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市场由鹦鹉洲渐渐下延至铁门关。洗马长街上车水马龙,商业兴盛,铁门关逐渐成为经贸流通的一条重要的通道。从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所作的《古武汉三镇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洗马长街、南岸嘴一带,商舶鳞集、民屋错落,一派繁荣景象。

清朝同治年间,铁门关得以复建,人们将铁门关的城楼改为更适应商人们心理需求的关帝庙。本地名士们还为关帝庙题写了一块匾额,“天地正气”四个字将来自全国各地生意人的心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关帝庙内的关公塑像,身穿绿色蟒袍,秉烛观书,庙门前还有一对石狮子。据考证,如今晴川阁大门前一对石狮中的一只,便是当年关帝庙遗存下来的文物。

登“关”临江,境由心生。唐代初期,汉阳古城修筑了坚固的砖城,铁门关的军事作用日渐削弱,但文化、游览价值却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南宋时期,为了祭祀大禹,人们在铁门关旁的禹功矶上修建了禹稷行宫;明代中叶,铁门关旁又陆陆续续修建了晴川阁、玉清宫、长生殿、黄公书院等文化建筑,洗马长街一带不仅成为了商贸中心,更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许多流传至今的诗词楹联都对铁门关作出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和比喻,对雄关英姿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和景仰,昔日的雄关成为了人们休闲游览、切磋文采的胜地。

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铁门关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复建,关体为三拱城门形制,通高26米,横跨于洗马长街之上,是中心城区内由汉阳通往汉口的交通要道。关内主拱高15米,跨15米,与天安门城门拱相比,铁门关要高出一倍之多。关上所立城楼为重檐歇山式,翘戗飞檐,翼角升腾,红柱墨瓦,梁柱拱枋,朱漆彩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作为晴川阁景区的三大主体建筑之一,铁门关与禹稷行宫、晴川阁浑然一体,是武汉市区内不可多得的仿古建筑群。登上城楼远眺,周边景色一览无余,眼前是长江的烟波浩淼,清丽秀雅的汉江之水从龟山北面缓缓而过,静静地融入长江之中,历史的烟云仿佛从眼前逝去。这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