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历经沧桑的晴川阁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时间:2015-11-23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雄据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之上。它北望汉水,东临长江,与对岸黄鹤楼楼阁对举,交相辉映,被称为“天下绝景”。晴川阁历经明清两代,其间曾多次进行维修、增建和重修。

清末民初,晴川阁屡遭战乱,楼阁建筑受损失修,残破不堪。自此而还,虽屡有当权者建议修葺,只因连年灾患无暇顾此,以致晴川阁废颓更甚。1914年至1935年,武汉至少发生五次飓风灾患,是导致1935年晴川阁倒塌的主因。

第一次是1914年3月5日,晚七时许,武汉忽起飓风,雷电交作,水陆各方面因猝不及防颇有受灾者。往返六码头的鹏云小轮在风中受损严重,仅存船身;停泊于武昌鲇鱼套泰丰恒水果行两货轮均覆没;陆上凡街市之广货摊、水果摊、熟食摊,被掀者十居八九。一时街巷人迹稀少,灯火顿灭,几如黑暗世界。是晚十二时风雷交加,大雨倾盆,市民的房屋和财物受损加剧。晴川阁受损情况不详,但可想见,长期失修的建筑古迹,决不可能在这场飓风中独善其身。

第二次是1919年7月19日下午三点二十分,武汉陡发狂风暴雨,电闪雷轰,天昏地暗,为武汉近十年来最为严重的风灾。这次风灾风雨猛烈之际,有一艘摆渡船装载十数人,在晴川阁对面行驶,因抢岸不及,被雷电推覆江心,搭客、水手尽葬鱼腹。大码头、熊家巷等处,亦有吹覆划船之事,淹毙人口尚多,三镇其他地方受灾十分严重。报载虽然没有说及晴川阁受损情况,但是1920年的一张晴川阁照片显示,经历这次风暴后,晴川阁撼动明显,楼上只剩檐柱与楼顶,而不见其它;楼前几棵绿叶茂盛,随风摇曳的老树(见清末晴川阁照片),只剩一棵光秃秃树干。

第三次是1922年7月17日六时零五分有飓风由武汉东北吹来,砂土蔽空,江面浪如山立,崩腾澎湃,几有排山倒海之势。江上舟船、陆上房屋财物人等受创惨重。午后风势加紧,江上浪尤加大,白沫溅飞,宛若雪山,一时往观者之众,不亚于钱塘观潮,皆无不惊心动魄,叹为仅见之大风也。武汉三镇仅因风灾致舟船、房屋、财物损失不计其数,而被水淹死及被倒屋压死者,据说当在千人以上。汉阳晴川阁侧汉阳铁厂码头停靠的铁驳打坏两只,附近江面,飓风打坏盐船四只、大木排两架、小木排无数。媒体虽未报道晴川阁受损情况,但1930年的一张照片显示,经历这次飓风后,晴川阁上下楼只有檐柱及楼顶尚存,阁前连树干也不见踪影,诚为飓风多次光临的结果。

第四次是1934年3月武汉遭受数十年所未见的特大飓风灾害,晴川阁遭到揭顶摧残。《申报》于1934年3月22日详细报道说:“(三月)十八日武汉忽发生两次地震,气候即骤变燥热,几至易裘而葛,识者固知大风雨之将临也。十九日午夜细雨蒙蒙,至二十日晨四时大雨骤至,八时又有猛烈飓风自东北横袭而来,三镇居民顿陷于恐怖状态之中。至十一二时,其势益剧,如万马奔腾,如怒潮飚发,陆则裂石崩崖,水则惊涛骇浪。寻常风之速度每秒为零•二,最大之风每秒亦不过七,而且日风向每秒速度竟达数字九,实为数十年来未见之飓风。……汉阳名胜晴川阁自明代范之箴修建迄今,与黄鹤楼隔江对峙,阁顶亦被吹去。……一般市民至此惊魂大定,而棚居难民则无屋可仰矣。”据知情老人曾说,那场大风不仅掀了晴楼屋顶,院内旧屋朽楼,折椽或颓墙崩裂之处比比皆是;老松古柏或倒伏,或连根拔起。

第五次是1935年10月11日(农历九月十四日),武汉又刮起一场大风,瞬时雷雨交加,黑云四起,至此已是岌岌可危的晴川阁在凄风苦雨之中步杭州西湖雷峰塔后尘,而全部倾圮矣。数百年之千古钜观废于一朝,可憾也。